研究《颜氏家训》是基于常识分子传承出色文化的使命感。大家都觉得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培养十分要紧,而且对传统文化应该以继承为主。
《颜氏家训》
中国传统文化特别看重家的定义,上面是国,底下是家,家是最基本的单位,没家就没国。所以古人也特别看重家庭教育,它是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基础。
【对话】
谈家国教育
修齐治平是传统教育乃至传统文化的基础
新京报:传统教育中有塑身云筑网治国平天下一说,你多年来研究传统文化,对家和国的定义如何理解?
唐翼明:修齐治平中得来的家国定义并不难理解,中国传统文化特别看重家的定义,上面是国,底下是家,家是最基本的单位,没家就没国。所以古人也特别看重家庭教育,它是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基础。
新京报:为什么格外看重家训?传统家庭教育中有哪些你所重视的东西?
唐翼明:儒家传统教育中倡导的正心诚意,修齐治平,我觉得对重建社会道德、复兴民族文化非常重要,从一个人的立身,到以后可以成才,为社会和国家服务,从平民到皇帝,都要从修齐治平做起。现在社会道德水准的急剧减少,成为民族隐忧,假如不做好,以后还会遇见更大问题。刚刚也提到家和国的关系,传统家庭教育对于传统文化来讲,是基础。
谈颜氏家训 传世的家庭教育经典到今天仍有意义
新京报:这也是你的新书《唐翼明解析〈颜氏家训〉》中的核心价值?以魏晋南北朝为背景的《颜氏家训》为何具备如此的研究价值?
唐翼明:我的兴趣之一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化。古时候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慢慢形成士族阶级,家庭结构随之变化。所谓士族是以念书人为核心,具政治经济各方优势,家庭关系形成漏斗状,达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。还有外围非血统关系的农民倚赖到家庭中。他们的家庭和家庭教育,从那时起,就成为分析传统教育乃至社会的一个要紧范文。颜氏家族是当时的名门大族,是颜回的后代,产生了不少名人如颜真卿,一个家族的成功,和好的家庭教育,特别是家风分不开。
新京报:在《颜氏家训》中,你看到了什么?
唐翼明:《颜氏家训》是一部传世的家庭教育经典。不少理念现在仍有意义。譬如,家庭教育第一爸爸妈妈品行要端正,夫妻关系要和睦,由于这个会直接影响孩子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传统教育教的都是做人的知识,极少教具体常识。颜之推在家训中会教育孩子,你具体应该读哪本书,但大原则是要做堂堂正正的君子,不可以贪图势利抄近途。孔夫子从头到尾没教常识,而是教做人。颜之推讲教子要尽快,不可以等大了才教,要早到胎教。虽然,传统家庭教育中也有一些糟粕内容,但,你会发现,到目前它对于做人的原则和精神还是适用的。
谈古今对比
家庭教育更应看重德育而不是智育
新京报:这本书最后还是想借古人的教育原则来警示今人?
唐翼明: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常见忽略做人的知识,很功利主义。表现为应试教育,特别是大学,基本沦为职业练习所,只重技能不重德育。古人讲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新民,在止于至善。大家目前是背离了这个大学之道。过去,还有家庭教育会教孩子做人,一直以来,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很看重耳濡目染言传身教。现在,父母们把孩子扔学校就不管了,社会变化致使亲子关系变淡,基本谈不上教育。不过,话说回来,这也是世界现代化带来的常见问题,教育免不了会产生相应变化。
新京报:时下不少父母不信赖学校教育,自己在家教育孩子,作家郑渊洁就是一个代表。
唐翼明:我感觉父母自己在家教育孩子无可厚非,不过学校教育中的技能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。同时,家庭教育中不应和学校教育一样,只不过看重常识层面,而更多应该看重孩子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。
新京报:你提到这是世界现代化带来的常见问题,现代化来源于西方,冲击着东方传统,如何理解其间产生的这种中西对比?
唐翼明:西方虽然也存在这种问题,但他们对于应试的功利主义,还没进步到恶性角逐,社会比大家更多元化,除去考试拿学位有不少路可走。西方的社会教育中还有非常强的宗教传统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没完成的,还能通过宗教去教化。但大家,几乎是三无,实在堪忧。
谈横向对比
文化是一条长河主要靠继承
新京报:这种教育问题的出现,现代化移植是外因,五四将来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是内因?
唐翼明:是如此,中国近百年来在文化教育上有不少教训,太过看重移植外国的东西,忽略了我们的传统,没深刻意识到所有外来的东西,要移植生根,需要要在我们的文化中发酵。我比较赞同张之洞的中体西用。今天说的普世价值,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孔子所说的仁难道不是博爱。不可以由于换了个表述,就以为大家的祖宗没说过,从仁推及现代观念的平等博爱,为何要把孔夫子全打倒?
新京报:大家都知道,你在台湾也居住了20年,他们的状况怎么样?
唐翼明:传统文化继承在台湾一直没中断,他们显然更看重传统文化,在国内,1954年特别是1966年文化交替,大破大立,破字当头。譬如简化拼音,致使目前不少年轻人人都不认识繁体字,古书都认不出了。台湾在这一点上比较守旧。文化是一条长河,主如果靠继承,继承应该更多于革新和破坏。
【互评】
唐浩明说唐翼明
《唐翼明解析〈颜氏家训〉》
他期望从家庭教育开始让出色的文化不至于断裂。
三年前,我老兄萌生了要写这本书的想法,他说中国传统文化过去遭遭到非常大的摧残,给中国社会导致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,期望从家庭教育开始,让出色的文化不至于断裂。
这本《唐翼明解析〈颜氏家训〉》是对古时候中国的家教研究,视线宽广,内容充实,特别合适教育理念迷失的当下。从经世致用角度,我感觉老兄的评点是最好的一本。他发现了今天常见存在的家教问题,联系古时候家教的出色经验,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法来写作。我是读过这本书的,我感觉有几个特征。
第一,把家庭教育放到人类文化总体中来认识,结合了他在西方的生活与教育经验;第二,与中国传统教育体系结合起来,家教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,它的重要程度远远大于大家今天家教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分量。我不同意家教放在非常重要的地方,但在中国非常长一段时间,都高于学校私塾教育和社会教育。第三,把古时候家教和今天的家教联系起来。第四,把自己历程和目前的家教联系起来。
我老兄在美国不少年,他一直比较西化,性格也这样,让我欣慰的是,这几年,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我愈加一致,他研究《颜氏家训》是基于常识分子传承出色文化的使命感。大家都觉得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培养十分要紧,而且对传统文化应该以继承为主。
唐翼明说唐浩明
《唐浩明评点〈曾国藩家书〉》
对人类文明持开放心态批判同意的人视线都是宽广的。
大家本质上是一致的对中国近现代历史都比较熟知,都觉得一国的出色文化应该放在人类文化的整体进程中来看。
大家兄弟两个都评点过家庭教育,他评点的是曾国藩家书。大家在研究曾国藩的时候,也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史哲部分的精华都同意下来,这其中包含近现代传统思想、教育、文化和风俗等等,我老弟很赏析曾国藩,而且深刻地遭到了湖湘文化传统的影响。
曾国藩的家书里面不只有关于家教的部分,也有对时政大事和用人原则的点评,也特别谈到了品行修养和为人处事的方法。他们在五代之内都有出色的人才,曾国藩年龄不大过世,没庇护,后代子孙依旧发愤图强积极向上。看重念书,敬重别人,贡献社会。不可以说不靠家风。
曾国藩是一个崇尚中体西用的人,目前,我愈加感觉他和张之洞当年是对的。他们并不抗拒西方出色的文明,但倡导扎根在我们的文化土壤。这几年我和老弟偶尔也说到这类问题,譬如中西文化的同意,我感觉一个人有没出过国不影响他的视线,对人类文明持开放心态批判同意的人视线都是宽广的。